拓展訓練,聽到培訓這個詞,腦海中都會想到很多。比如IT培訓、語言培訓。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在傳授一種技能,是可以量化的,而體驗式培訓則是傳播一種觀念,一種精神,是不能量化的。它所傳播的精神就是:激發自尊、關心他人、服務社會、放眼未來。
這種拓展培訓真的能對我們的精神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嗎?
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如果你試圖去改變一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,真正能夠讓人改變的還是自己,因為研究表明:所體驗過的事,我們能學習到百分之八十。我們只能真正相信自己所感受到的,而對其他只能懷疑著接受。
其實在這種戶外體驗式培訓當中,培訓師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更多的是一個引導者,學員才是真正的講師和主角:講解自己的看法、觀念,進行團隊之間的溝通、討論、升華,把自己的觀念負諸行動,從而最終改變自己、完善團隊。
一位學員曾深有感觸地說:“沒想到大家回來后改變會如此之大,大家不再相互抱怨,不再推卸責任,現在的我們很團結,每個人都比以前更努力,在一起工作變成了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。
當我們感受到精神壓抑、沮喪甚至絕望的時候,當我們的事業停滯不前的時候,是否也就是我們需要審視自己、改變自己的時候了?
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:你了解自己嗎?你知道當你面對壓力、挑戰時會怎樣嗎?你了解你的團隊嗎?你知道當你在抱怨你的團隊時,也許問題就出在你身上嗎?如果你不能回答這些問題,你就應該改變一下了。
大家都參加培訓,但每個人最后的效果是不同的,要使體驗式培訓真正發生作用,參加者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?
對于每個學員,參訓的態度不同將直接影響培訓的結果。體驗式培訓屬于一種內省式的學習方法,要求學員非常高的參與度,才能達到培訓的最佳效果。而這從另外一個意義來講,培訓師要有非常好的引導能力,才能使學員可以進入這樣一種內省狀態。因此這就要求一次成功的培訓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,一是學員的高度參與,二是培訓師的引導能力。
團建新聞